遵义乡村振兴产业学院

生态振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生态振兴

铆“竹”干劲 发展林业产业

来源: 时间:2023-03-31 浏览:214

2月6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从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获悉,省林业局对2022林草重点工作表现突出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其中,赤水市在林业产业工作中表现突出。


会议现场


过去的2022年,赤水市紧紧围绕“生态竹木循环产业”这个首位产业,培育壮大竹资源,推进“一院一馆两中心”建设,成功获批“中国竹都”称号,成立贵州省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成功发行贵州省第一张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全市全年实现竹产业产值74.6亿元,18万竹农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这一年,赤水市大力实施“富民强市”工程,下“竹”功夫,铆“竹”干劲,做“竹”文章,奋力推动自身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杨文斌 摄


下“竹”功夫,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资源


培育特色林业,创新推进林长示范林建设。印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22年造林绿化工作任务的通知》并配套出台《赤水市林长示范林建设实施方案》,对笋用林培育面上工程、示范点以及林长示范林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量化。2022年推进完成笋用林培育10万亩,其中笋用林示范点2000亩,林长示范林10580亩。


依托资源优势,全面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我市132.8万亩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木司国有林场元厚工区大杉林林药示范点、旺隆镇朝阳村笋用林培育示范点、宝源乡回龙村菌笋林培育示范点、旺隆镇朝阳村林下养鸡示范点等“四类”示范点8160亩,通过示范点带动,2022年全市完成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89.45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6.33亿元。


旺隆镇朝阳村林下养鸡示范点。


铆“竹”干劲,高位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平台建设,促进竹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全力推动“一院一馆两中心”(贵州省新时代竹产业研究院、竹文化博物馆、竹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竹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以贵州省新时代竹产业研究院为平台,邀请南京林业大学、贵州大学等部分国内特聘专家、学者加入研究院,打造“赤水研发基地”。推动泰盛(贵州)林竹发展有限公司与省、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按照“建链、强链、延链、补链、扩链”思路,引导企业研发生产、推广使用具有市场潜力的包装纸袋、手提袋、纸吸管等“以竹代塑”纸制品,打造赤水市纸制品品牌,提高赤水“以竹代塑”产品知名度。


推动竹都申报,打造竹产业特色区域品牌。以赤水市为中国林草产业特色区域品牌培育建设单位,积极推动“中国竹都”称号的申报工作。2022年12月4日通过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专家评审,正式获得“中国竹都”称号批复。


推动节会筹办,举办全省高质量产业盛会。全力推进贵州竹产业发展大会暨竹文化周活动筹备,已基本完成大会日程、LOGO、主画面、吉祥物、嘉宾邀请函的设计制作,会议指南、嘉宾接待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积极申办“2025·中国第十三届竹文化节”,目前已由省林业局向国家林草局递交相关申办材料。


贵州省赤水市竹运纸业有限公司的工人在检查卫生纸生产流水线的质量。


做“竹”文章,探索“竹林碳票”开发利用有效途径


打好前战“探票”。我市联合北京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省林科院制定碳汇发展规划,先后启动了44万亩森林碳汇开发、10万亩竹林碳票开发。


规范要素“制票”。为充分做好碳汇开发和管理工作,2022年9月19日,挂牌成立了贵州省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赤水市森林碳汇管理局。制发了《贵州赤水楠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赤水市丹青碳票管理办法(试行)》《赤水市丹青碳票碳减排量监测与核算研究报告》等,确保碳票开发过程科学化、规范化。



完善流程“发票”。明确碳票发行严格按“申报—审查—审定—签发”程序进行。2022年10月11日成功发行了贵州省第一张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


开辟途径“售票”。开发出“丹青碳票”微信小程序,上线“丹青碳票”平台,方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等购买碳票。各单位通过“丹青碳票”微信小程序分别认购赤水丹青碳票碳汇减排量11768.9吨,认购金额达58.8万元。


拓宽渠道“用票”。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以增汇减碳为目标的碳资产质押融资、碳债券、碳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赤水丹青碳票获赤水市信用联社授信5000万元,已放款1000万元。



本站内图片、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培训咨询 服务热线
公众号
返回顶部